当前位置:首页>健身项目

秧歌健身强体 快乐扭起来

时间:2018-02-24        来源:体育总局网、中国体育报

  

  “鲜艳的衣服,彩色的绸缎,欢乐的笑容。”这是邓宇对秧歌的直观感受,她说在广场兴起之前,经常可以在公园看到大家在扭秧歌,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很是壮观。 

  扭秧歌,是我国北方民间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也是我国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之一。它最早是以唱歌的形式出现,后来发展成舞蹈和戏剧表演的形式,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但因流传地区不同,又有陕北秧歌、晋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各类秧歌也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熟悉环境  强身健体 

   扭秧歌和广场舞一样深受“妈妈们”的喜爱,不仅成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是一个广交朋友的好方式。今年57岁的李秀梅因为搬家的原因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小区,之前经常邻里关系熟悉的她一下有点不适应,她说:“之前的小区住了很久,大家都非常熟悉,互相帮忙是常有的事情。但是现在小区都是陌生人,见一个不认识一个,周围有什么也熟悉的很慢。”李秀梅也是一个不愿意宅在家里的人,于是在公园参加了秧歌队,没几天的工夫就和大家熟悉起来了,李秀梅说:“我们都是同龄人,相互之前相似点也非常多,可以聊的话题也很多。我觉得这不仅让我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也让我快速适应了新的环境。”

  其实扭秧歌不仅是一个很好的休闲娱乐活动,还可以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很好的选择。因为扭秧歌是一种全身运动,不但可以使你的精神愉快,忘却一天的疲劳,还可以增加食欲,恢复体力,有助睡眠。此外,可以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增强心肺功能,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使体力增强,坚持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全身充满活力。但有专家指出,高血压患者不宜扭秧歌,一些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肾炎和糖尿病患者也应十分注意选择运动项目。如果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仍随兴扭秧歌,可能会在兴奋时血压升高,使脆弱的脑血管破裂,发生意外。

   留学在外  家的味道 

   秧歌作为中国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娱乐休闲方式,如今已经在海外,尤其是华人居住区成为节庆的表演项目。耿梦是一名留学生,在纽约读大学已经三年,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逐渐适应了生活和学习,但每年春节依旧是她最想家的时候。耿梦说:“之前在家的时候,每年春节前就和妈妈一起准备年货,除夕的时候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我们小孩子还有红包可以收,春节的时候再走走亲戚,就觉得一个春节都是热热闹闹的,很开心。但是到美国之后就不一样了,前面的圣诞节大家过的和我们春节一样,不过父母不在身边,周围也都是不熟悉的环境和文化,其实还是没有那种过年的感觉的。”

  家一直是所有人心中最温暖的港湾,尤其是离家工作和学习的人,都希望能在春节的时候在家里感受一下团圆的温暖气氛,唐人街的中国春节活动也让很多像耿梦一样的留学生解了满满的乡愁。“有秧歌腰鼓,舞龙舞狮的表演,周围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正反贴着的福字,游行的花车上还出现了我们熟悉的‘财神爷’和‘大头娃娃’的造型,都是熟悉的中国味道,大家相聚在唐人街一起过新年,很开心。”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过春节了,依旧不能在家过的耿梦因为有熟悉的陌生人陪伴,也不觉得那么孤单了。

 地方秧歌各具特色 

   ●山东  秧歌是一种山东省的传统民俗艺术,全省各处流行,风格多种多样,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并称为“山东三大秧歌”,或称“山东三大民间舞蹈”,是山东劳动人民欢庆丰收的民间舞蹈。

  “鼓子秧歌”流传在黄河下游的济阳、商河、阳信、惠民、无棣等县,在风格上可说与黄河中游陕西、甘肃、山西的锣鼓一脉相承。传说起源于北宋,是农民在打谷场上庆丰收的舞蹈。参加舞蹈的角色有伞、鼓、棒、花、丑五种,使用的道具分别为绸伞、圆形鼓、双棒、绸巾。

  ●东北  在东北地区,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跷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东北秧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得以完善。

  ●陕北  陕北秧歌,又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它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绥德秧歌最具代表性。 秧歌表演者常有数十人,有的多达近百人,在伞头的率领下,踏着铿锵的锣鼓点,和着嘹亮的唢呐,作出扭、摆、走、跳、转的动作尽情欢舞。  

附件下载

主办:福建省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办    承办:福建省经济信息中心
闽ICP备15018124号 闽公网安备 35011102350980号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新店南平东路72号
邮编:350012    电子邮箱:fjltx2009@126.com